close
書名容易想起綺貞的還是會寂寞
所以拿起來看了

















主角像是有種特殊能力
可以反應出對方在極度氣憤 悲傷 絕望的心境
講出對方心中真正所想的
一面鏡子般的
卻也向詛咒般的


我們整天哴嚷說要做自己 要誠實面對自己
究竟
那個所謂的真實多麼可怕




朋友跟我說的比馬龍效應
我也希望有這個力量催眠自己
看別人的成功
說自己也可以

是欺騙
是謊言

未來我都預見

要說出真實多可怕





主角說出青少年的內心
為什麼隨機刺傷路人?
明明聰明 明明沉靜
表面抗議反骨
其實最害怕是"平凡"
害怕長大也追隨著他憎恨的大人們的腳步
極力對抗自己的成長
最好的辦法就是逃避這一切

剛剛我看大學生了沒
主題是:30歲想幹麻
精神科醫生做的結尾是對7年級有些失望
本以為特立獨行的世代
未來或許會不一樣
但是大家還是傳統的:老師、老闆、OL、家庭主婦、結婚生小孩
主持人陶子緩挾說可能是為了節目效果

社會價值觀怎麼可能被輕易的一個世代突破
我們各各自命清高 獨特氣質

怎能抵過社會價值的侵蝕
有稜有角
要接受互相碰撞擠壓
M型社會 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其實我們都有這項特殊能力
可以觀察到對方的內心
很多時候我們虛假面對
知道這真實對對方來說太殘酷

幼稚園時候
我像自閉兒 很慢才懂得團體相處
最常做的事就是看同學玩
我應該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培養我沒有那麼喜歡小孩的感覺
大家總說小孩天真無邪
當你細心觀察小孩也有小團體
彼此口出惡言清楚直接 你爭我奪不加掩飾
我到現在跟小孩相處
都要不斷的告訴自己我是看錯的
盡量要逼退這種感覺



書中這能力又用在說出焦躁不安的母親真心
"妳的母愛是種錯覺"

像是One/Other理論
母親通常不會承認這種失落
當小孩脫離母體
他就不屬於妳的了

'家人'
是種微妙的關係
愛恨交織
再清楚不過的彼此
懂得怎麼傷彼此到最深
明知道對方無力全面反抗
因為聖經 社會都告誡:弒親是罪大惡極

我以為家人間的關係都深埋著極度痛恨彼此的潛意識
後來讀大學
看到同學每天跟家裡熱線
稍晚一點回家 就像發生天大的悲劇
學校發生每一件事都和家裡分享

我感到

或許是我的以偏概全吧




聽說與我無關的情人節要到了
祝大家不寂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